这时,看见冯妇,大家赶快去迎接,想请他搏虎。
良知就是善性的自我知觉,这种知觉完全是自发的,或出于本能的,因而需要思即反思,从而作出理性判断,但它本身就是具有普遍性的,不是个人的,亲亲与敬长既是良知,又是善性(仁义),因为它能够通行于天下,只需赋予理性形式而已。根于心就是以心为性的根据,性善根据心善。
[6]《孟子·尽心上》十二章。而道德理性之所以能使人悦,则明明是讲情感体验的。[16]《孟子·离娄上》四章。永配天命是就实现人性而言的,当然是靠自己求得幸福。[18] 这是说,舜是人,我也是人,但舜垂范于天下,流传于后代,而我却是一个平平常常的人,这才是我所忧的。
这一人生智慧,正是从儒家哲学中得来的,不管他是自觉还是不自觉地说出的。如果就悦而言,都是讲情感体验的,并没有什么不同。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从这个意义上说,孟子所提倡的理性,是一种自然理性或自然目的理性,不是所谓超绝理性。从命的方面说,这又是一种限制。这个性已超出了生物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道德本性,是由心之思而得到的,即理性的,也是内在的。孟子所说的顺天者存,逆天者亡[13],这个天似乎是指上帝的意志,但是如前所说,作为人格神的上帝已经被彻底虚化了,不具有任何实质性意义。
我认为,说主体论、自律论是可以的,但与西方式的二元对立的主体论以及人为自己立法的自律论是完全不同的。其最大的不同,就是所谓义命合一与义命分立的问题。
凡自然界的生命都有目的性,自然界的生命现象都能用目的性学说进行解释。[14] 大体、小体都是指人体生命的官能,前者指心,后者指耳目等感觉器官。其所以不同,就在于天有不同层面的意义。这就同前一个命字不同了。
有些事人为什么不能自己做主、自己决定?而有些事则能够而且只能由自己做主、自己决定?孟子并没有将前者统统归之于命,而将后者完全说成是性。在这里,我们可以借用康德的话,说明它是一种无目的的目的性,即自然目的性。这里所说,虽然是人的问题,但是,孟子决不是将人作为孤立的主体来对待,即不是从所谓纯粹自我意识出发,而是从生命价值出发谈论人的问题的,其价值来源不是别的,就是天。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来自自然,又回到自然,这就是人生的全部秘密。在孟子思想中,天仍有不同层面的意义。
在孟子看来,超自然的上帝,如果不是一个假设(因为上帝观念是自古就有的),至少变成了一个有名而无实的形式。[18]《孟子·离娄上》十二章。
[20]《孟子·尽心上》一章。[30] 康德:《判断力批判》下,第119页。所谓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就是指天命之性而言的,性就是命(下面还要谈),命则是由天而来的,也就是天之所与我者。事物之性,也就是所以然之故。[11] 但是,这里真正涉及的是贤与不肖的问题。这所以然之故,也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不是有一个主宰者授予的。
[28] 康德:《判断力批判》下,第24页。但是这所谓主体,只是相对于物质自然而言的,其实,它就是自然目的和价值的实现。
在孟子看来,天虽不是上帝,却是最高存在,没有任何东西居于自然之上,也没有任何东西居于自然之外。但是,这是不是符合孟子的原意呢?相比而言,朱熹的解释可能更符合原意。
孟子的回答是明确的:此天之所与我者。对于命定之命,即物理层面的客观必然性,人虽然不能改变,但是,却能够在认识的基础上,以正确的态度对待,避免不必要的后果。
既然孟子已经放弃了上帝的观念,只是保留了一个空的名字,偶尔提及,天的目的是靠人的目的(民心)来说明的。人作为主体,不仅具有理性,而且要为自然立法。耳目与外物发生关系,能引起感觉,但不能思,因此,容易蔽于物,即被外物所蒙蔽,而引向外物的追求。这里也谈到天下之民的决定作用,即传与何人,是由人民的意愿和行动决定的。
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但是,孟子并不一般地反对智,他所反对的,只是好凿之智,即过分强调主观认识能力,以事物之性服从主观需要的那种智。
当命转化为性之后,便是在我者,变成人自身的最宝贵的东西,是我能够决定的。但能不能得到,却是由客观命运决定的,不是我所能决定的。
值得注意的是,孟子将大体与小体都说成是身体,正说明二者是一个完整的生命整体,大体也是不能离开小体的,只是有贵贱之分。[21] 一切都是由命运决定的,换句话说,命运是无所不在的,谁也无法摆脱。
而其所存之心,则神妙莫测,不可形容。就孟子对物理自然的看法而言,也是同人类的活动有关的,而不仅仅是对象化的物理世界。诚本来是指人的诚实之心,是人的重要的道德品质,但是,孟子所考虑的是,人的诚实之心究竟从何而来?其回答是,来自自然界的生命目的。它属于事实存在的问题,不是目的或应然一类的问题。
当然,其中也有属于科学认识的成分,对此不能绝对化。但是,知命也是重要的,它不仅使人知道生命之有限,而且知道生命之可贵,从而尽到人生的责任和义务。
自然界是一元的,人与自然也是一元的,不是二元的。只有本体论的问题才是一个哲学的问题,因为只有这个问题才能回答存在的根据是什么,因而才是一个哲学形而上学的问题。
现在我们具体讨论孟子关于天的价值意义的一些思想。人类有智,这是人类的特点,看你有什么样的智、如何用智?这才是最重要的。
上一篇:Flex 六、其他内容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c) 2018! XML地图SMS接码-实卡接码平台html地图